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喜欢在品完一道茶之后都会再看看茶叶的叶底。那么茶叶叶底要看什么呢?会看的人可能从叶底看出门道来,不会看的可能就是装腔作势,做做样子而已。甚至还会有不懂装懂的人,看完叶底后说一大堆与叶底无关的东西来,让人哭笑不得。更有一些“大师”看完叶底就能凭叶底判断这茶树龄多大,海拔多高,长在北坡还是南坡,是否施了化肥农药,存放了多少年,干仓湿仓,是否霉变等等,让不懂茶的人或者初学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么,叶底里纠结隐藏着茶叶哪些秘密?真的可以通过叶底判断出茶树的年龄吗?
在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茶叶审评中,叶底是四要素之一,在开汤审评中占总分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叶底确实有一定的重要性。
叶底所表现的是茶青也就是茶叶原料的等级,茶树品种以及制作工艺是否到位,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今天就简单的拿普洱树龄来说说。
很多人在错误的宣传下,对普洱的树龄有着一些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比如:树龄越大的叶色越深、树龄越大的叶片越厚实、树龄越大的叶缘锯齿越多越密等等。
这些其实是禁不住推敲的,叶色的深浅主要是由叶片的嫩度及受光照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这在植物类是普遍的,老叶片肯定比嫩叶片颜色深,向阳的叶片肯定比背阴的叶片颜色深,以此来作为茶树树龄判断的依据肯定是站不住脚的,小树有向阳的老叶片,古树也有背阴的嫩叶片。
而叶片的厚实程度涉及的是什么呢?是土壤或者说养分,土壤肥沃的茶园出产的茶叶必然厚实,土壤贫瘠的茶园出产的茶叶必然薄,这还是在没有人工施肥的情况下,如果加入人工施肥的因素,那么,叶片厚不厚主要看你肥力有没有达到了。
至于叶缘锯齿、叶片距离等等问题,这跟区分古树、小树的树龄更是没有半点关系了,一棵茶树上出产的鲜叶的叶缘锯齿数目,叶片距离是由茶树品种决定的!不存在随着树龄的增长叶缘锯齿密实程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因为不管多少树龄的茶树,它的品种是确定的不会改变的,没有哪棵茶树可以长着长着就变成另一个品种的茶树了。